那天在看村上春樹的〝終於悲哀的外國語〞,看到村上在闡述自己的想法和分析自己個性時,我才發現,原來不是只有我活的這麼任性哩!


      在〝終於悲哀的外國語〞當中的P.190頁,村上寫道:
〝不是我在找藉口,不過我從以前開始,對別人給我的東西,就是無論如何無法乖乖接受,有這種難纏的傾向,從上小學到大學畢業,這似乎對我的學業一貫造成阻礙的樣子。說清楚一點就是「不想學的、沒興趣的東西,再怎樣都不學(學不來)。」說得更清楚一點,也許就會變得很「任性、固執」。另一方面想做的事、有興趣的事,卻會排除萬難以自己的步調堅持去做到。〞

     看來,我也是屬於這種任性的人,也有難纏的傾向;其實沒興趣的東西我也曾經努力想嘗試去學會,但是感覺腦袋就像破了個洞似的,這邊裝起來從那邊又流掉,努力不成的結果就是搞的自己脾氣火爆了起來,之後就再也不想碰沒興趣的東西。

      村上先生有一段話我覺得寫的讓人值得深思,與〝巴別塔之犬〞一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,在P.120頁寫到:
〝終於悲哀的外國語〞的「悲哀」,並不是因為不得不說外國語所以很難過,或者因為外國宇說得不好所以很悲哀。當然也有一點,不過不是主要的問題。我真正想說得是,對自己來說並不是不用學、自然明白的自明性語言,不知道由於什麼因果關係,竟然把自己團團圍住,這種狀況本身似乎包含著某種類似悲哀的東西這件事。.......(中省略)

「我們這樣自以為不用說、自然明白的這些事物,其實對我們來說,真的是自明性的事物嗎?」不過當然我這種想法可能不恰當。因為對自明性懷有疑問這件事本身,正明白顯示缺乏自明性。不用說,在日本暫住一段時間之後,這種自明性可能又會漸漸在我心中回來。我可能又會把那當作自明性的東西來接受。憑經驗可以知道。但其中應該也有不會回來的東西。這也憑經驗可以知道。那大概因為所謂自明性這東西並不是永遠不變的東西...這樣的事實記憶。

不管人在什麼地方,我們都在某個部份都是個陌生人,我們在那微明地帶有一天可能會被無言的自明性所背叛、所遺棄,有這樣一種令人肌膚感到寒冷的懷疑感覺。〞

是啊!那種我們這樣自以為不用說、自然明白的這些事物,其實對我們來說,真的是自明性的事物嗎?。〞即使人與人之間說著相同的語言,但還是有無法溝通與了解的地方啊!甚至更有著〝我覺得你應該懂,即使我不必將話說出口〞的想法,這種狀況本身真的包含著〝悲哀〞啊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atheryang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